【食堂托管】健康饮食的误区
常见的健康误区
误区一:鸡蛋里含有大量胆固醇,中老年人不宜食用。
我曾经碰到一个公务员,他16年里没吃过一个蛋黄。因为他检查出来血脂高,医生告诉他,蛋黄里胆固醇高,尽量少吃。
这个观点其实不正确。
胆固醇,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合成肾上腺素、性激素的主要原料,它甚至参与维生素D的合成。
什么是生物膜?我们血液中的红血球最外面的这层包膜就是生物膜。我们人体里大概有25万亿个红血球,每天要更新0.8%,也就是说每天有2千亿个红细胞要死亡重生,这就需要大量的胆固醇构成红细胞膜;同样,性激素,很多中老年人都分泌不足,如果原料再不足,那它合成就更有问题了。
胆固醇是不是都是我们吃进去的?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,80%的胆固醇,是内源性的,是肝脏自己合成的;而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,主要取决于膳食中所含的脂肪含量――猪肉含脂肪比率 高,其次是鸭肉,而虾肉、鱼肉等白肉的脂肪含量比较少,所以我们要少吃红肉、多吃白肉,通过控制食物中的脂肪含量,限制食物里胆固醇的吸收。
蛋黄不是仅仅只含有胆固醇,它还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营养素,如蛋白、多种维生素、微量元素,还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卵磷脂。卵磷脂是帮助神经系统发育和维持它功能的,它可以维持记忆力,分析思维能力。这些重要的营养素,大部分在蛋黄中。
误区二:水果是零食,可吃可不吃。
中国人非常不喜欢吃水果,从1992年到2002年间,人均45克,不到一两。特别是男同胞、吸烟的人不喜欢吃水果。
1980年我去美国学习时,美国癌症协会刚做了一个100万人追踪观察十年的健康调查材料,我用这份材料分析进食水果与肺癌死亡的危险度。结果发现,吃水果每周5天以上和每周2天以下或者不吃水果的人群相比,常吃水果的人具有低的肺癌死亡率。
水果中含有非常好的对健康有益的成分,比如大量的可溶性的维生素。所以,我们要改变饮食习惯,要增加水果的摄入。
吸烟患者应该尽快戒烟。如果暂时戒不了,就尽量多吃水果,降低发病危险。
误区三:植物油多吃无妨
中国人有个习惯,炒菜油少了不香;而且很多人认为,植物油多含不饱和脂肪酸,不会加重动脉硬化,多吃无妨。
其实,人体内的糖、脂肪、蛋白是互相转化的,如果摄入热能过多,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。
植物油每2两含有900千卡热,动物油也是,从热能的角度讲这两者没区别。而且,植物油的热能是同等重量猪肉的2倍,热能非常高。
中国营养学会推荐,每个人每天摄入的植物油的合理量应该是25克;事实上,人均摄入44克,而北京市的居民每天平均摄入植物油83克。
要把北京居民多摄入的植物油完全消耗掉,需要慢跑一个小时或者快走1.5小时,很少有人有这么多的运动量,所以这些油就给增重肥胖作了很多“贡献”。
误区四:爬山是中老年人最好的锻炼。
很多中老年人很喜欢爬山,认为爬山对人体很有好处。
其实中国有句俗话:“人老先老腿”,很多老年人行动不方便主要是大关节、膝关节出了问题。据我们调查,55岁以上的人,85%都有一个或者多个骨关节退行性病变。
登山或者爬楼时,关节有一个从屈曲到伸直的过程,单关节的负重是身体重量的3—5倍,对关节损伤很大;加上很多人又有关节退行性变化,过度负重活动会加速其退化和磨损,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。
误区之五:“闻鸡起舞”。
早晨锻炼,对中老年人好不好呢?
凌晨地面废气不易排走,早上6点钟左右是空气不好的时候;加上植物在夜里和人一样,吸入氧气,呼出二氧化碳,所以,早晨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少,特别是在树林里。
其次,很多老年人的心血管都有一定的硬化或者斑块,而像冬天、初春、深秋早晨比较冷的时候,冷风的直接刺激就会造成血管痉挛,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突发事件。北京曾调查过10年的脑中风情况,结果发现,元月份的发病率比7月份高40%,明显就是气温的影响。
再者,一夜没有喝水,早上的血液比较粘稠的,而且早晨也是血压高的时段,所以,医生们常把早晨比喻成“魔鬼时间”。临床统计显示,早晨是心梗高发期,尤其是早晨6点—9点,心梗的发生率是高的。
所以,“闻鸡起舞”对中老年人不合适。下午4、5点钟,外界的气温,还有我们肌体内部的状况都适宜于锻炼。
对于上班族来说,另一个比较好的时段就是晚上9—10点钟。